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美國時間不夠用


↑為了趕飛機一路狂飆!(c)Photoed by Water

朋友臨時被老闆扣留,等到他的送機專車出現在門口時,我幾乎是奪門而出、助跑跳上車的--因為距離飛機起飛只剩下兩個小時啦!果然不愧是快轉人生,連我在洛杉磯的最後幾小時都不得不配合加速運轉,醞釀了一整個下午的優雅,此刻全被趕飛機這緊急事件取代了。
所幸,連日豪雨在趕飛機的空檔暫歇,下班車潮也未出現在往機場的路上,我們竟然奇蹟似地只花半小時就達陣了!而原以為自己會是最後一名辦理登機的旅客,竟也還有倒數第二名的成績。如同上回從爾灣趕火車回洛杉磯,這回也幾乎沒有演出十八相送的餘暇,最後的美國時間全花在趕快排隊、趕快通關、趕快安檢了。(事實證明,從美國離境的國際航班只要一個半小時前到機場就來得及,只是過程相當緊張)


↑一起搭飛機的人客還真多。(c)Photoed by Water

從洛杉磯飛馬尼拉途中還多停了關島,本以為可以下機透氣、伸伸懶腰,怎知只是在飛機上多關了幾小時,覺得尾錐坐到都快發炎啦……(什麼時候我才能練成瞬間移動呢?嗚…)


↑馬尼拉的朝霞。(c)Photoed by Water


↑兩個月前在馬尼拉轉機時還空空如也的走道,如今已架起一排提供免費上網的電腦。(c)Photoed by Water

兩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說不到五十句的英文毫無進展,不過,馬尼拉機場候機室那一排全新的免費上網電腦卻提醒我:世界確實地在變化中。


↑看到國道客運「字越大越好」的招牌(只有長榮例外,真難得),提醒我「真的回到台灣了」。(c)Photoed by Water

因為時差的關係,之前曾多出來的那段美國時間,回來後被迫換算成台灣時間又繳回去了,這樣想起來好像有點白忙一場,但卻又有點不一樣。走到機場國道客運的售票亭,一系列唯恐顧客瞎了眼的大字報式裝潢,讓我突然感到無比熟悉,卻又有那麼一點感嘆。究竟是哪種民族特性讓台灣人發展出這種「美學」的呢?心中隱約有個模糊的答案,卻因為疲累,加上還有幾小時的路要趕,有點懶得去想。總之,我回來了。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清冰箱三味


↑實驗材料大出清。(c)Photoed by Water

一眨眼,我在洛杉磯打混的日子竟然已經進入倒數第二天,太恐怖了!趕緊清點冰箱裡囤積的實驗材料,決定一鼓作氣,把能消滅掉的東西都做掉,免得最後全落得過期的下場。不過,我發現就算再怎麼使盡全力「加料」,冰箱裡似乎總有項神秘的「物質不滅定律」在運作著…

★焗烤夏南瓜
材料:
夏南瓜(切片)、洋蔥(切丁)、奶油、中筋麵粉、鮮奶、鹽、黑胡椒、焗烤用起司

做法:
1.一部份洋蔥以橄欖油炒至透明。
2.加入夏南瓜略炒,以少許鹽調味後盛入烤盤鋪平。
3.用同一炒鍋融化奶油,加入剩餘的洋蔥炒香(變透明),以鹽和胡椒調味。
4.加入麵粉拌炒,讓麵粉和奶油洋蔥充分混合。(麵粉多寡會影響白醬的濃稠度)
5.加入牛奶繼續攪拌,至麵糊完全溶解並出現適當的濃稠度。(牛奶加愈多白醬愈稀)
6.將白醬淋到裝有夏南瓜的烤盤上。
7.鋪上起司,進烤箱烤到起司微焦就OK。

★洋蔥蒸豬肉
材料:
豬肉(絞肉或切絲)、紅蘿蔔(切絲)、洋蔥(切絲)、香菜、鹽、白胡椒、醬油、柴魚味精

做法:
1.以上所有材料拌勻,放到電鍋,外鍋加一杯水蒸熟。
2.起鍋後可再灑一點新鮮香菜和白胡椒。

★彩椒炒牛肉
材料:
牛肉(切片)、彩椒(切丁)、大蒜、鹽、醬油、太白粉

做法:
1.牛肉片用醬油和太白粉充分柔捏攪拌。
2.起油鍋爆香大蒜。(油量稍多,避免牛肉沾鍋)
3.加入牛肉快速翻炒兩三下立即撈起備用。
4.將彩椒放入原鍋中快炒,以鹽調味。(不另加油,只要感覺每面都沾上油即可)
5.將半熟的牛肉加入快速拌炒均勻即可起鍋。

連日「洛」雨


↑連日雨中短暫的彩虹。(c)Photoed by Water

到今天為止,洛杉磯已經連續下了三天未曾間斷的雨,尤其是上午那一陣不尋常的狂風豪雨,朋友說以前從來沒有這樣,不禁讓我心中又隱約浮現一股躬逢其盛(雖然不知道是哪一種慶典)的得意。
不過,這種得意實在沒啥好得意的,因洛杉磯事實上不常下雨,只要一陣小雨往往就可以癱瘓市內的排水系統!以致於下雨天出門常常得在部分變成河道的人行道上演出蜘蛛人攀圍牆渡河的戲碼(到時就沒有手可以撐傘了),實在很累人。嗯……或許是老天爺要我在電腦前好好面對拖稿問題吧--欠了十幾天的稿子,今天總算認命地逼自己寫了。


↑閒得發慌。(c)Photoed by Water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沒山坡...(c)Photoed by Water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肥死人不償命的起司工場


↑第一次吃到羅勒(青醬原料)和白醬組合在一起的義大利麵。(c)Photoed by Water


↑B.L.T.=培根+萵苣+蕃茄+幾小坨blue cheese。(c)Photoed by Water

多虧朋友再度發揮不可靠的記憶力,以為這家小有名氣的Cheese Factory記載於貴婦指南(事後查證,根本沒這回事),讓我有機會一嚐這堆為滿足口腹之慾而必須置熱量破表於度外的美食。
雖然蛋糕櫃裡的每一款cheese cake都貼心地標上熱量,但我很快就發現,如果認真去計算就輸了!因為,才坐下來點餐,服務生便迫不及待地送上無限量供應的現烤麵包(怎麼可以放棄再來一籃的權利呢!?),而我們點的羅勒白醬義大利麵,姑且不提那濃稠的白醬加了多少鮮奶油,光是裹粉油炸的蝦仁就不知道抵多少餐啦!不過,也就是這樣才會這麼好吃啊~嗚……
既然來到起司專賣餐廳,當然要來點特別的!我想,那曾經讓我退避三舍的blue cheese在這裡說不定會變得美味無比呢?所以注文了一道BLT沙拉來嚐嚐。結果,呃…嗯…還好,大概是這種cheese頗高貴,並沒有灑太多在上面,不然那股濃濃的鄉村牛舍味如果一直瀰漫到壓軸的甜點上就毀了!!
不過,因為桌子太小(放兩個盤子就爆滿了),朋友提議將壓軸的蛋糕打包帶回家吃,只是沒料到帶回家時不僅變形,再加上塑膠包裝實在不比美麗的店內裝盤,一遺憾之下竟然連照片都忘了拍,還真是有夠遺憾的。不過,我倒是記得那蛋糕超濃郁綿密的口感、以及附贈的那一大坨鮮奶油,吃完真的會讓人覺得:這種美食還是偶一嚐之就好啊。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酪梨沙拉


(c)Photoed by Water

雖然之前在吃「加州丼」時嚐過酪梨,唯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沒有個性的滋味,但看到一元商店裡便宜到不行的酪梨,還是讓我忍不住買了一袋來實驗。畢竟這原產中南美洲的小傢伙,可是金氏世界紀錄裡最營養的水果啊!(感覺真是賺翻了)神奇的是,這麼「肥」的水果所含的植物性脂肪,據說極容易被人體消化,超級營養卻又吃不胖,就算味道平淡了點也就不那麼令人計較了。

法國麵包佐酪梨沙拉

材料:
A.蕃茄(切丁)、洋蔥(切丁)、酪梨(去皮切丁)、香菜(切碎)、檸檬(擠汁)、海鹽、黑胡椒、橄欖油
B.雞蛋、起司粉、鹽少許、奶油、法國麵包(吐司麵包也行)

做法:
1.將所有A材料拌勻,完成酪梨沙拉。
2.將起司粉、鹽和蛋一起打勻。
3.起鍋融化奶油,將蛋液入鍋拌炒至半熟便起鍋。
4.麵包切片略烤至表面酥脆。
5.麵包塗上蛋醬、再鋪上酪梨沙拉一起吃。(嫌麻煩可以一口麵包、一口蛋、一口沙拉,放在嘴裡一起嚼,味道是一樣的)

P.S.
1.酪梨也是吃軟不吃硬,買回來需先置於室溫下數日等待熟成,直到壓按果肉變軟才適宜開動(有的品種果皮會變黑,有的不會)。
2.酪梨富含鐵質,所以切開後若沒有經過鹽水或檸檬汁洗禮,很容易產生褐變,加上軟軟爛爛的質地,極容易造成誤會。

修小藍「落煞」記


↑碟煞脫落紀念照。(c)Photoed by Water

兩天前騎車到市中心轉了一圈,回程時隱約覺得小藍好像變「安靜」了,但當時只以為這應該是「訓練」的成果,心中還不免沾沾自喜。直到回到住處才赫然發現:後輪碟煞的煞車片竟然整個脫落啦!原來之前那些噪音並不只來自鬆動的停車架,而是固定後煞車的螺絲早就鬆脫,隨著一次次騎過路上的坑洞或落差,兩顆螺絲終於被震飛到不知哪裡去;而被解放的煞車片組也因此不再製造噪音了。虧我在沒有後煞車的情況下還能安然地騎過一堆大起大伏的市區道路…汗…
問題說起來簡單,但因為沒有備用的螺絲,終究還是得騎去找專業的解決。
朋友告訴我,根據他的記憶,沿著第三街往東,在韓國城某某街和某某街之間確定有一家單車行。雖然朋友的記憶一向不太可靠,但瞧他說得那樣信誓旦旦,我就姑且捨棄之前在Melrose Ave發現的單車行吧。嗯…因為Melrose好像會比較貴的樣子。(完全是主觀認定)


↑自欺欺人的急救措施。(c)Photoed by Water

沒察覺時還好,一旦知道自己騎的是沒有後煞車的單車時,不知怎的覺得路上充滿了危險,好幾次在下坡的紅燈前差點煞車失靈(雖然是事實)!不過,最恐怖的還是當我在某某街到某某街之間來回了三趟,不管怎樣就是找不到單車行的事實。哇哩咧,我這位朋友的記憶果然有夠不可靠,不過,再不可靠的記憶總不至於無中生有,我猜,單車行一定存在,只是可能在附近另一條街、或是某某街之外。
就在我騎了好幾條街,忍不住懷疑單車行是否根本不存在,決定隨便抓個單車族來問一下時,面前出現的竟是兩個行為有點鬼祟的小伙子。呃…我看還是問下一個騎單車的人好了。一邊騎一邊繼續物色問路人,直到在朋友斬釘截鐵地保證絕不會超過某某街的好幾條街外,總算發現了單車行……說真的,單車行進入視線的剎那,我實在是好佩服願意相信記憶如此不可靠的朋友的我自己呀!(感動到快哭了)


↑專業手術。(c)Photoed by Water


這家位於韓國城的單車行當然是韓僑經營的,由於彼此的英文都不太輪轉,溝通起來反而沒意想中的困難。結果兩顆螺絲、加上煞車微調,共計USD.10。究竟算便宜還是貴?老實說,因為在台灣也還沒修過單車,實在無從比較。唯一能確定的是,朋友的記憶實在太不可靠啦!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歐洲防風草根之台灣味


↑外形像蘿蔔,口感介於胡蘿蔔與馬鈴薯,有著強烈香氣的parsnip。(c)Photoed by Water

本想買白蘿蔔,但在規模不大的超市逛來逛去,只找到這個包裝上寫著我不認識的「parsnip」,外型類似胡蘿蔔,且透明度也不太對勁的「白蘿蔔」。雖然覺得這個東西八成不是我所想的,但抱著苟且心態(味道說不定差不多?),還是買回家了。
上網一查,果然證實了當初在超市那不祥的預感:parsnip不但不是白蘿蔔,而且味道比胡蘿蔔強烈好幾倍!是一種叫做「歐洲防風草根」的東西,據說在馬鈴薯普及以前曾經是歐洲人的主食。幾乎所有的資料都顯示,防風草根是擁有茴香氣味的胡蘿蔔。問題是,茴香又是啥味道?汗…折了一小段嗅一嗅,一股強烈的清香撲鼻,雖然不識茴香味,但總有種說不出的熟悉感,呃…究竟是像什麼呢?
為了處理掉這幾根擁有強烈香氣的防風草根,在網路找到一個據說是某(我不認識的)好萊塢大明星親自為家中小寶貝設計的健康食譜,做法相當簡單,而且還有我最愛的地瓜,當然要來給他試一試啦!

材料:
防風草根、蕃薯、胡蘿蔔、橄欖油、海鹽、黑胡椒粉、楓糖

做法:
1.胡蘿蔔、番薯、防風草(parsnips)去皮,用刀子切成條狀。
2.加上橄欖油、鹽及黑胡椒粉,充分攪拌。
3.烤箱400℉烤30分,烤好後移出,以楓糖糖漿攪拌(因為沒有楓糖,我以蜂蜜取代)。
4.再放回烤箱等到蔬菜條變為棕色即可食用(等不及、或是不想烤太焦的話,此步驟可省略)。

沒想到這樣料理出來的防風草根滋味竟不亞於我最愛的蕃薯,那熟悉的香氣和略帶纖維的綿密口感,叫人越吃越上癮!就這樣吃了幾回,直到最後一根防風草也從烤箱出爐,我才終於領悟那似曾相似的香氣--喔!原來是台灣人熟悉的芒果青(檨仔青)的香氣!謎底終於揭曉了!感覺好舒暢啊~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福州蠣餅


↑台灣版已「進化」成美耐皿的似曾相似之青花盤(這裡也用到缺角還捨不得換)。(c)Photoed by Water

在洛杉磯應酬界赫赫有名的中國城福州餐廳,主要因成龍電影《尖峰時刻》而聲名大噪。不過,對不應酬又不常看電影的我來說,全都是聽朋友講的。雖然貴為名餐廳,但餐廳裝潢仍不脫中國城華人餐廳的風格,樸實中帶點說不出的抱歉,就連牆上掛的幾幅成龍親筆簽名合照也是(或許這也是洋人為之著迷的中國風之一吧,唉)。難怪我會忍不住偷偷問朋友,這家餐廳該不會是靠電影才成名的吧?
說起來,福州菜和台灣料理屬於近親,大概是因為這樣,在洛杉磯吃不到令人魂牽夢縈的台灣小吃「蚵碟」時,朋友就靠著這裡的「蠣餅」來吃餅充飢,所以特別點了一份要我鑑定味道像不像…呃…感覺上麵糊厚了些,嗯~倒是這古典、隋性的裝盤手法與餐具,和咱們台菜料理果然有係出同門的味道呢。

爾灣行(下)


↑家家戶戶都有私人階梯通往沙灘。(c)Photoed by Water

今天的第一個行程是Irvine南端的Corona Del Mar,雖然與昨天拜訪的北角Newport Beach只有一小時腳程,但此處的沙灘多礁石,連住宅風格都有顯著差異--這一帶顯然更高級了!和Newport Beach沙灘旁別緻的度假小屋相較,山崖上一棟棟豪華別墅,不論從建築外觀、庭院到戶外家具,全都擁有高度「被觀賞」的自覺,家家戶戶皆布置著令路人讚嘆的擺設與裝飾。


↑造型奇特的巨大別墅之一角。(c)Photoed by Water


↑這道新藝術風格的鐵門不知道是用多少銀子砸出來的?(c)Photoed by Water


↑面海的富豪人家總是有著「庭院=觀光景點」的高度意識,家家戶戶爭奇鬥豔。(c)Photoed by Water


↑觀光級的戶外家具。(c)Photoed by Water


↑非常高大、長相神奇的花。(c)Photoed by Water

午餐是小洋大力推薦的Souplantation,這間連鎖餐廳以琳琅滿目的新鮮蔬食與各式湯品聞名,同時也供應現做麵包、義大利麵、飲料與甜點。雖然標榜吃到飽,但能稱得上大魚大肉的,大概只有海鮮濃湯裡的蛤肉了吧。不過,正是這種標榜生機飲食的經營理念,使得這家由幾位家庭主婦構想出來的餐廳大受歡迎呢。


↑在沙拉和湯吃到飽的Souplantation午餐,生平第一次嘗試生食花椰菜和洋菇,結論是:還是燙過比較好吃。(c)Photoed by Water

在「感覺」好像吃不胖的餐廳一不小心就吃掉兩個多小時,心理多少還是有點不安,所幸下午小洋還安排了健行行程。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附近的Upper Newport Bay是一大片淡水海水交界的潟湖地帶,這裡除了可以觀察到各式水鳥,沿途還修築了完善的單車道,即使是我們來訪的星期一,亦不乏慢跑或騎單車悠遊的人們。和洛杉磯庸庸碌碌的市區相較之下,這些加州沿海居民似乎更勤於揮霍時間呢。不過,也許是因為我參觀的地方有限,沒有真正見識到爾灣市中心的繁忙吧。說到這讓我忍不住想起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我來爾灣也只是匆匆一瞥,可和小洋在一起度過的短暫時光,卻沒有和洛杉磯的朋友一起出遊那般地「快轉」,我想,這一定是因為小洋和我一樣,都是屬於「慢速」的這一群吧。果然,不可小覷人和人之間磁場的影響力啊。


↑潟湖旁的單車道上永遠都有人不必上班。(c)Photoed by Water


↑大片的潟湖是觀察水鳥的好地方。(c)Photoed by Water

不過,兩個慢郎中混在一起,在某些時候或許不是件好事。由於小洋對前往火車站的路況不熟悉(嚴格說來沒人真的熟悉),我們逛完潟湖必須驅車回校園,請小龍先生開車送我去搭火車。在我們兩個不可抗拒的慢條斯理基因作祟下,正好趕上逐漸湧現的下班車潮,從郊區到高速公路,情況似乎越來越不利!擔心我趕不上火車的小龍一邊嘀咕我們錯估時間,一邊想盡辦法照著GPS指示在車陣中左彎右拐,一邊懷疑GPS把我們帶錯路,一邊問小洋GPS怎麼變靜音了…小龍問我,此刻心裡是不是正七上八下,老實說,比起搭不上火車這件事,我更驚嚇的是使出左手握方向盤、右手拿GPS在高速公路上不斷超車變換車道的李小龍功夫啊~~~(嚇到都忘了要拍照紀念了)
直到發車的前兩分鐘,我們終於抵達月台,省掉感人的離別場面,我只顧衝過天橋,在千鈞一髮之際跳上沒有人剪票的北上列車,就這麼告別了爾灣。當然,根本沒有時間研究到底爾灣車站有沒有售票機。


↑在回程Metrolink車上,從二樓偷窺一樓車廂乘客。(c)Photoed by Water

回程的車上,不知是否正逢下班時間,意外地連二樓都有不少乘客(雖然還是沒客滿)。小洋依然是那個心地善良的女孩兒,而這次見到她的家人,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小洋會是這般心地善良了。因為,在愛中成長的孩子,必定會成為一個充滿愛的人,而她所教養出來的下一代,也必定會在愛中成長、茁壯吧…望著窗外逐漸降臨的夜色,我覺得這趟短暫的爾灣旅程以令人猝不及防的驚嘆號結束,真是再完美不過了!在來不及感傷的離別中,我開始期待下一次的相會。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爾灣行(上)


↑花草、圍牆與天空的協奏。(c)Photoed by Water

小洋是在北海道的小樽音樂盒堂工作時認識的,當時我就非常喜歡這個總是掛著溫暖笑容的北京女孩兒,加上語言相通、工作內容相同,很快便成為在日本會社講中文悄悄話的好朋友。彼此陸續離開北海道的五年間,在我不停打混的同時,小洋回到北京結婚、到美國陪先生伴讀、成為留美學生,如今女兒都一歲了!而我們一定也都沒想到,每次聯絡的客套話「歡迎到我家玩」,竟然在五年後的爾灣成真了!


↑小洋真的當媽媽了!(c)Photoed by Water

爾灣(Irvine)是位於洛杉磯南方的濱海小城,來拜訪小洋以前,除了聽說國內某政治弊案相關人物躲在這兒,其他就一無所知了。小洋目前隨博士後研究的先生落腳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教職員宿舍,所以我的爾灣豪宅之旅,理所當然地從大學教職員宿舍開始囉!由一同過來幫忙照顧小baby的洋爸媽帶路,在緊鄰大片自然保護區的校園內,走過一座座高低起伏的丘陵,沿路悉心照料的花草、錯落有致的建築、完善的公共設施(社區內到處是天然瓦斯烤肉爐,連木炭都不必買),讓我差點以為自己在逛Villa!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教職員宿舍猶如度假別墅。(c)Photoed by Water

而中午的圍爐盛宴更是華人家庭特有的大排場,尤其是當李小龍先生搬出為了解決在美國買不到厚度適中的火鍋肉片而買下的切肉機,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我想這或多或少也說明了,為什麼大部分留學生廚藝都會越來越精進的原因,在國外生活久了,果然會讓人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辦法追尋記憶中家鄉的味道呀。


↑李小龍先生正使出高深莫測的切肉功夫。(c)Photoed by Water


↑豐盛的涮羊肉大餐。(c)Photoed by Water

或許是同為濱海小城,爾灣給我的感覺和洛杉磯的Santa Monica氣氛非常相似,同樣瀰漫著一股濃濃的悠閒生活步調,感覺好像全城沒多少人需要通勤上班,所有居民的工作就是享受生活似的…除了陽光、沙灘、滑輪和單車,沿著海灣而建的豪宅甚至還擁有自家的泊船碼頭和遊艇。如果有人窮得只剩下金錢和時間,還有哪裡比這樣的地方更適合揮霍呢?


↑天氣好得不得了。(c)Photoed by Water


↑緊貼著沙灘的雙向單車道,路邊是各式各樣的短期出租公寓。(c)Photoed by Water


↑這座碼頭上不能做的事情也未免太多了吧…(c)Photoed by Water


↑太平洋上垂釣的人群。(c)Photoed by Water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非深夜也不特急


↑古董級的聯合車站。(c)Photoed by Water

約好搭今晚的列車南下爾灣去拜訪一位我在北海道的麻吉--不是日本人,而是一位相當討人喜愛的中國女孩--小洋,還有久仰大名的小洋的先生李小龍(此乃真實姓名,非外號)!原本說要開車直接送我到目的地的朋友,因為時間對他而言實在太寶貴,決定把我丟到火車站交給火車司機運送。不過,不只是我沒搭過美國火車而已,包括這位洛杉磯友人、就連爾灣的朋友皆沒人搭過(甚至車站在哪裡都不曉得,可見大家有多依賴汽車),所以,光是買車票就搞得我們一頭霧水兼大汗。
之前在網路上查Amtrak的票價和時刻,到了售票機才發現原來還有另一隻叫Metrolink的火車,差不多的行車時間,票價卻只有Amtrak的一半。當我還在懷疑怎麼會差這麼多時,朋友斬釘截鐵地說,這一定就像台鐵的區間車一樣,是類似捷運的列車,所以票價才會這麼便宜,叫我不要猶豫,就搭這一輛了!不過,除非兩倍票價的Amtrak車廂有四層,否則這種說法不論是從時刻表或是Metrolink的豪華雙層車廂都看不出來呀!喔,若真要說有什麼影響票價的決定性因素,大概是Amtrak可以一路開到聖地牙哥(San Diego),Metrolink只到前兩站的Oceanside吧。不過,對只到更近的爾灣的我來說,花兩倍價錢搭Amtrak似乎有點傻。


↑開往南方的豪華雙層列車。(c)Photoed by Water

另一個令人意外的,是這匯集了LA各大交通網路的聯合車站,竟然沒有人工售票廳。本來預期會見到如各大火車站人聲鼎沸、大排長龍的景象,在這裡卻只有安靜得出奇、古典優雅的候車大廳,以及角落幾部自動售票機。根據我的操作,買張票好歹也要在那邊按鈕按個五分鐘以上,如果遇到尖峰時期,根本來不及消化大批的購票人潮啊~喔,除非根本沒什麼人搭火車。(至少我搭的那班車乘客真的非常稀疏)


↑利用搭車前的空檔從市政廳停車場拍的電線、路燈與市政廳。(c)Photoed by Water


↑一樣是從停車場拍的LA市區夜景。(c)Photoed by Water

就在車子即將到達爾灣前,為了先讓一輛快車通過,不得不延誤了十幾分鐘,喔,這大概也是半價的原因之一吧。原本和要來車站接我的小洋約好在「車站大門」見面,沒想到一踏出車門,才赫然發現爾灣車站竟然只有月台,根本沒有車站建築這種東西!我想她們一定也是到了車站才發現,所以就把車停在月台邊等我了。好家在…
對啊,這會兒我才發現,從洛杉磯聯合車站買票後,不論是上車前、搭車中、下車後,根本沒人剪票或查票耶~(難怪不見購票人潮,是這樣嗎?)而只有月台的爾灣車站說不定連售票機都省了。因為我已經買了來回票,加上鼎鼎大名的小龍先生因腳傷還裹著石膏(據說是因為打球,而非練功受傷的,呵…),何況時間也不早了,也許回程再來調查吧。

靜悄悄的中國城晚餐


↑十足華人風格的內部裝潢。(c)Photoed by Water


↑港式雲吞撈麵。(c)Photoed by Water

從菜園飛也似地趕回LA市區,為了方便稍晚搭火車,我們到鄰近車站的中國城覓食。
或許是華人大量外移使得老城逐漸沒落,也可能是大部分的商家已經打烊,偌大的餐廳只有我們兩個客人,好像喝湯的聲音都會發出回音似地詭異。
洛杉磯的中國城嚴格說來已經變成了越南人的天下,華人的生活文化重心已轉移到洛杉磯東面近郊的聖蓋博(San Gabriel Valley)了。不過,根據之前走訪過不論是橫濱、San Francisco、San Gabriel或Las Vegas的中國城,基本上,華人聚集的城鎮街道店面,幾乎都不約而同地流露出一股務實的生存氣息,只是新舊有別。望著店裡有點俗氣的裝潢與餐桌椅,我感到非常好奇:在國外,究竟大家都是去哪裡買到這麼「親切」款式的家具呢?(其實不只家具,連餐具也相當神奇地具有時空移轉的魔力)若不是特地從家鄉進口,那肯定是家具師傅也一起移民,並以其「失落的美感」繼續服務廣大中式餐廳的需求吧?哈…
其實仔細想想,華人絕非缺乏美感的民族,這點從無數的文化遺產便可得到印證。只是,為什麼這些美麗的事物全成了「遺產」呢?我猜,或許是因顛沛流離而後天養成的新民族性,不知不覺代謝了華人基因中原有的美感意識了吧。
吃完纖細卻不失嚼勁的餛飩乾麵,我不禁嘆了一口……呃!飽嗝。

神秘的加州菜園


↑Ventura County的菜園。(c)Photoed by Water

不論是來洛杉磯之前或之後,我最感興趣的一直是加州的蔬菜水果。加州葡萄乾、加州水蜜桃、加州蜜李、加州香吉士……這些在台灣超市耳熟能詳的加州進口水果,究竟都長在哪裡呢?我問朋友,他竟然跟我說不知道!唉,這也不能怪他,畢竟我求助萬能的google,也頂多得到一長串加州水果貿易商的資料,偶而穿插幾筆葡萄酒莊、或是觀光農場的遊記而已。只是,心裡就好像明知入寶山卻不知寶藏在哪裡似地納悶--地圖上明明有一堆和水果相關的地名啊?(可惜那些地方靠單車一天內騎不到,不然我一定自己去查證)
直到某天,朋友告訴我,他之前去打小白球的某球場附近發現了一大片蔬菜水果園,於是,來洛杉磯一個多月後,我才終於實現到產地一遊的夢想。


↑這樣的景象讓人感受到大地的豐饒。(c)Photoed by Water


↑連葉子都還沒冒出來的草莓園。(c)Photoed by Water


↑正演出壯觀水舞的灌溉系統。(c)Photoed by Water

朋友說的地方在距離洛杉磯市區約一個小時車程的Ventura County,果然,從球場周邊的道路開始,就出現結實纍纍的香吉士啦!一路上除了菜園、果園,還有不少園藝店,感覺就像彰化田尾的公路花園一樣。只是時間有限(這好像是每次搭朋友的車出遊時一定會遇到的現實),最後我們停留最久的果然還是路邊某間小型蔬果市集。


↑不是色偏,真的是螢光綠、銘黃色和紫色的花椰菜!(c)Photoed by Water


↑可愛的蘿蔔。(c)Photoed by Water

↑可愛的不知啥東東。(c)Photoed by Water

↑這也好可愛!(c)Photoed by Water

↑顏色形狀皆賞心悅目的南瓜們。(c)Photoed by Water

小小的店面販賣的應該是當地栽種的蔬果,種類繁多,色彩豐富,看了就令人開心!可是,不可思議的,剛剛才逛過光禿禿的草莓園,這會兒我們卻吃起了香甜的草莓。究竟,這些蔬菜水果都長在哪裡呢?因為時間有限,我們終究沒有找到答案。


↑裝在有點抱歉的塑膠籃中的草莓。(c)Photoed by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