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12km/h的洛杉磯Vol.2


↑自成天地的比佛利山莊連路標設計都特別精緻。(c)Photoed by Water

乾燥少雨的洛杉磯平均一年的降雨量大約只有三百多公釐,除了冬季偶有短暫降雨,大部分都是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只是,當這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讓洛杉磯讓各大製片廠生根茁壯的同時,汽車的增生速度也同時排擠了原本最適宜單車生存的空間。不過,當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單車遊走於這座以汽車為尊的大都會,亦有樣學樣地逐漸領略了身為洛杉磯慢車一族的生存之道。

寸土寸金的洛杉磯市區,大部分路段不僅只有快車道,往往連路肩都很難見到。也因此,不論是精華地段寬敞舒適的、還是住宅區經常被樹根擠壓變形的人行道,便順理成章地成了隱形的單車專用道。這會兒我跟隨掛著大菜籃的送外賣單車手,正向、逆向隨心所欲地在繁忙的商業區暢行無阻(當然得小心不要撞到人行道上的富豪或貴婦),沒有單車架時就隨便找個停車計時器鎖車(而且不必投幣),不禁讓我感覺在洛杉磯騎單車似乎比開車方便太多啦!

位於洛杉磯西區,以聚集富豪、明星、豪宅、精品店聞名的比佛利山莊(Beverly Hills),就是這麼一個適合騎單車逛街的地方。全洛杉磯最高檔的精品店聚集在不出一兩公里的範圍內,就算沒膽踏進店裡,光是華麗精緻的建築外觀與櫥窗擺設也夠讓人寫真集拍不停了。沿著Beverly Drive或Rodeo Drive北行,精緻的商店街被繁忙的Santa Monica大道倏地隔離開來,綠樹成蔭的幽雅住宅區沿著道路展開,彷彿另一個世界似地,只是同樣非常高級。洛杉磯基本上是一個三面環山的面海盆地,而比佛利山莊則從山腳下的丘陵一路延伸到山坡地,雖然我相信再往山裡去一定可以見到更令人嘆為觀止的豪宅(通常明星都住在這樣的地方),但在沒有同伴互相牽制的情況下,光從山腳望上去的陡峭山路,很容易就讓我找到各種藉口不繼續往上騎了。畢竟,要看豪宅的話平地就看不完了,再說,真正的豪宅恐怕也只能讓我們這種平民百姓一窺豪華的鐵門吧?不過,話說又回來,洛杉磯住宅的鐵門或鐵窗之美,可常常讓我忍不住停下單車來拍寫真集呢。

當我愈是熟悉洛杉磯,我就愈發現這個城市在快慢間所呈現的兩極趣味。舉例來說,以台灣思路認為愈是難找到停車位的黃金地段,提供免費停車的停車場反而愈多(註),原意固然是希望消費者在沒有停車費的壓力下願意開車出門做更多的消費,但這種從快車道衍生的慢活哲學,卻也塑造出這個美國第二大城在高速公路之外的緩慢步調。

另外,是關於一則2008年的有趣消息,指三十位騎著各式單車與直排輪的當地人,某日趁著下班塞車時段衝上洛杉磯高速公路,遊走動彈不得的車陣之間。活動召集人之一在接受採訪時提出耐人尋味的問題:在這樣一個基礎建設以汽車為主的城市裡,為什麼騎自行車會比開車還快?如果把通勤這個不含運輸的部份,盡量以大眾運輸與節能的單車等交通工具取代,大家會不會活得比較開心一點?

即使是到隔壁超市買串衛生紙也一定要開車出門的洛城友人,以及曾經在路上看到某個把單車當汽車在騎的單車騎士,兩幅對比的情境同時在我腦海中升起。我想,就像單車休閒還未在台灣蔚為風氣以前,那幾十年沒有單車道的日子也並未遏止單車族在台灣蓬勃發展一樣,洛杉磯的單車族想當然也能騎出一套自得其樂的方法;至於洛杉磯的汽車族,恐怕也沒有想像中的不開心,要不然大家也不會寧願塞車也要繼續買車了。或許,這座城市的居民對所有用路人彼此的禮讓與尊重,才是滋養樂活種子的肥沃土壤吧。

(註)也有部分停車場採消費金額抵停車費的方式。

★更多照片刊載於2010年四月號《樂活單車》No.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